SOP小劇場,從COVID-19防疫看管理

SOP小劇場,從COVID-19看管理
SOP小劇場,從COVID-19看管理

前幾天周刊邀請台灣第一家院內感染醫院的院長進行線上分享,這家財團法人醫院院內感染發生在COVID-19疫情大爆發剛開始的5月份,但我想真正第一家發生院內感染的醫院應該是桃園地區的部立醫院,部立醫院院內感染事件發生更早。1月份部立醫院負責診治確診病患的醫師確診,院內傳播鏈陸續造成醫師、護士、病患、家屬及看護共21人確診,當時我寫了下面這一篇短文。

SOP標準作業流程

這幾天大家緊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天發布的最新疫情消息,全國都在關注部立醫院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是不是會從院內感染發展為社區感染,疫情是否會從桃園地區擴散到大台北地區,搞得有點草木皆兵。新聞中除了最新疫情登上熱搜外,再來大概就是SOP了,從政府官員、媒體名嘴到黎民百姓,大家都能嚷嚷上口。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中文翻譯為標準作業流程,維基百科解釋為組織運用有限的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執行複雜事務而設計的內部程序。站在管理的角度,SOP將內部作業流程標準化,以文字或者搭配圖示敘述,只要看得懂操作說明,按步驟操作,不管你是職場老手或者是菜鳥,都能避免錯誤。

定好SOP就沒問題了?

自從媒體傳出部立醫院於1月11日疑因院內感染防控不當,不再收病患,而後有名嘴質疑醫護人員未遵照院內SOP做好防範,導致院內感染…等等,官方說法先是否認,聲明醫護都有遵照院內SOP,進行分艙分流管控。確診者當中有位外籍看護如何染疫,一直查不出來,直到1月20日疫情指揮中心才公布,染疫醫師曾到過不是自己負責的樓層,幫外籍看護照顧的病患進行緊急治療,外籍看護染疫途徑才拼湊出來。

科層組織的挑戰

如果將場景轉換到一般企業,我們會不會有似曾相似的感覺?檢討會議中,老闆追問為什麼這批產品會發生瑕疵,負責生產的責任單位主管第一時間回覆,答案常都是有照SOP進行生產。當老闆派幕僚下去到現場一查,劇情可能翻轉,現場作業員坦承為了要達到公司目標產出量的壓力下,自作主張將機台速度調快之類的話。除了當事人及直屬主管可能會受到公司懲處,責任單位因為這次產品瑕疵、造成公司損失,通常要提出報告,說明本案發生原因、提出未來防範及改善對策。當然,劇本可能不只一套,全看事件發生的真實原因為何,幕僚又是怎麼跟責任單位去喬這事、有多少真相被揭露出來。

修改SOP就好了嗎?

我們可能會去思考是否因為這次產品生產瑕疵,進而需要修改SOP。假設調查人員很有經驗地再追問下去,作業員說出機台老舊造成停機,之前也有發生過,但作業員很快就排除障礙,受影響的生產量不大,所以沒向主管報告。這次排除障礙花費時間較長,因為已經明顯影響生產量,怕被究責,所以就擅自作主、調快機台速度。如果你是責任單位主管,你會怎麼做?如果你是企業經營者,你如何能判斷幕僚呈上來的報告有幾分真實?這可不只是要員工改改SOP就可以解決的吧!也許,可能有人會認為未來數位製造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沒錯,或許場景會不一樣,但這裡討論的重點是組織裏成員的心態,重點不是發生在什麼樣的場域。

勇於面對問題、開放討論的企業文化才是解方

SOP彷彿是靈丹妙藥,台北市長柯P常上新聞,因為他出身醫界,嘴邊常掛著SOP,要下屬遵照SOP執行,出了問題就檢討SOP,疫情期間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SOP不是原罪,當組織內上下交相賊,基層往上報的不是真相,會議中決策者拍板定案,弄假成真,基層只得硬著頭皮去執行錯誤的決策,孰令致之?企業如果能夠形塑面對問題、開放討論的文化,發現問題不是先究責、找人扛責任,才能夠建立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失敗中快速學習的組織。

部立醫院院內感染事件後來經報導指出,醫院有遵照分艙分流,當天因為醫師不足,需要緊急支援跨樓層治療病患,醫師經過緩衝區時防疫消毒動作不完全,導致病毒擴散到不同樓層。這裡不爭誰是第一,不論是財團醫院或者是部立醫院,相信他們發表的成果報告都是根據第一線真實情況、調整因應得出最妥適做法,這才是我們從疫情中學習、最值得分享的知識。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充電站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