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查檢表幫你找對的客戶

國際行銷當中,資訊的掌握是邁向行銷成功的第一步,目標客群的樣貌越清晰越好,如何取得潛在客戶資料有不同的管道,但能夠與潛在客戶面對面接觸、溝通並取得有用的資料,機會不是每天都有,國際性專業會展是最佳的管道之一。如何在國際會展從目標客群當中識別潛在客戶、提高成交機會,如果只靠業務行銷人員的臨場發揮,那真得靠運氣,水哥在這兒介紹實用的工具-查檢表,善用查檢表可以幫你找到對的客戶,提高行銷成功的機會,系統性地將查檢表納入作業流程,效率可以大為提高。

目標是什麼?

每每參加國際性展覽,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還真有些看熱鬧的,而且還不少。但企業報名、組團參加展覽不會是看熱鬧而已,老闆肯花大錢參加展覽總帶有目的性,不外乎藉著會展的場合展出公司新產品(不盡然要全新產品),蒐集市場的反饋,會見老客戶,開發新市場、新客戶,了解市場趨勢,以及設法刺探敵情等等,其他的事倒在其次。

瞎忙一場?

一場展覽下來,想必收穫滿滿,可不是,參展回來又要提出報告,又是聯絡客戶、寄送樣品的,忙得不可開交。但後續卻不一定順利發展,會展現場有登記索取樣品的,負責的業務人員展後積極備樣寄送並且聯絡客戶,常常是肉包子打狗。參展報告可能因為分屬不同部門、不同人員所撰寫,雖然圖文並茂,但呈現殘缺不完整的數據,結論也有所差異,有時會讓閱讀報告的人懷疑他們是參加同一個會展嗎。

一樣場景,不同故事

展場走馬看花,參加展覽的團員或因所屬功能別不同,或者因職級不同,負責的業務區域、專精的產品不同,資歷有深有淺等各種條件影響臨場判斷,對於展場來客面貌、客戶屬性有不同的判讀,導致陳述同一事件呈現截然不同的觀點,這有點像決策的兩難書中描寫的場景,同一公司的比爾和莎莉一起去拜訪客戶,回到公司呈現的截然不同的觀點。

輕描淡寫,過度樂觀?

莎莉的現實:客戶「我很喜歡xx科技,你們一直是業界的創新領導者」,客戶肯定我們的領導與創新,如果繼續創新及領導,客戶會繼續跟我們來往,我們未來最重要的是追求創新與領導。

形勢險峻,不容樂觀?

比爾的現實:客戶「但我現在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必須做出取捨」,客戶感受到強烈的成本壓力,客戶會因為我們的定價而出走,我們必須把價格壓低,才有競爭力。

二選一的困境(決策的兩難)

各自闡述,有失客觀

如果沒事先說明比爾和莎莉是一同去拜訪這家客戶,光是聽兩人的陳述,你會以為他們在說的是不同的客戶,好像瞎子摸象。為什麼比爾和莎莉兩人有如處在平行時空?很明顯地,兩人以自己考量的重點,各自擷取客戶所說話的片段來解讀,才會有大異其趣的結論。

避免各說各話

從作者舉這個例子,說明了類似的情境在中、西皆然,不是只有你們公司遭遇到這類問題。回到水哥前面提到的參展,一場展覽下來,可能有人向公司回報來訪的潛在客戶很多,來客數達到100家之類的;但有人卻回報,有效訪客不到50家,為什麼有兩個相差多達1倍的數據,問題出在哪兒呢?這要回歸產品市場定位以及目標市場設定的議題,可以參考市場定位目標市場分析文章。我們做的是B2B產品行銷,如果該市場是透過代理商或經銷商銷售,我們就要考慮開發直接客戶是不是會和自己的其他銷售通路競爭,和原有通路商的合作關係是否會改變,反之亦然。

事前討論,設計查檢表蒐集資料

當我們弄清楚要的是什麼後,再來就是如何取得有效資訊,任何來訪客戶如果僅憑接待人員形容客戶樣貌、客戶需求及我們要提供什麼,那就像比爾與莎莉的例子一樣。改善方法是召集跨部門專案小組,共同討論需要蒐集的資料,達成共識後設計成一個簡單的查檢表,例如訪客來自什麼國家、地區,他是屬於代理商、經銷商、直客還是其他什麼類型的客戶。

按表勾選,確實執行

在忙碌的會展現場,接待人員只要依據查檢表上需要的資料,詢問客戶再做勾選,可以很有效率地蒐集到需要的資料。當會展結束,匯集所有訪談資料,經過統計分析,呈現出來就會是客觀的資訊,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正確判斷。

要避開案例中2選1的困境,選哪一個都不是你想要的。成功找方法,查檢表可以運用在日常工作中,善加利用查檢表可以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充電站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