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也頭痛,新人不適任怎麼辦?

面對數位化、智能化的企業環境,新進人員報到後可能無法快速適應職場環境,衍生出企業招募的新人是否具備足夠的才能,足以擔負應徵的職務。在企業長期缺工,對新進人員實施訓練時間普遍不足下,新人出現狀況後,公司怎麼補救,又怎麼判別新人適不適任,該不該留,又要怎麼留用。水哥這篇文章帶你從不同面向看問題,做為決策參考。

台積電選才志同道合

水哥在文章B2B業務入門心法中提過人才難尋,精準一點地說,應該是合適的人才非常難找。台積電永續報告書中6大資本,其中人力資本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優秀人才,精進人才培育, 與公司共同成長」,要找到志同道合,就要刷掉不少人。網路社群上,三不五時就有台積電員工上去爆料,內容經常是在台積電工作工時長、壓力大,如何爆肝之類的,自己該不該繼續做下去,以此詢問網友意見。或者是已經離職的前台積電員工,上網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及心路歷程。

台積電重視新進員工教育訓練

身為世界級半導體專業代工領導企業,為了持續擴充產能並維持技術領先地位,台積電持續招募優秀人才,於新進員工教育訓練不敢輕忽。就像新兵中心訓練新兵熟悉武器,從拆解槍枝再組合,台積電也一樣,對製程及設備工程,以產線實際機台作教育訓練,並且拆解機台,讓新進工程師從0到1理解、快速融入工作環境,與資深員工間的基本溝通不會有問題,員工要怎麼能從1到100,那是師父領進門以後的事了。在台積電工作需要不斷地精進,台積電CEO魏哲家曾說過,培養1位可以上線的工程師,平均需要8年的時間。即便有基礎的教育訓練,半導體技術不斷推進,先進製程使用的機台更精密,如何不斷提高產品良率是台積電的核心能力所在,更是要去克服的壓力。

企業離職率攀升,台積電

台積電2022永續報告書(TSMC官網)

根據104人力銀行2023年《人資F.B.I.報告》報告,台灣整體企業離職率自2019年的14.1%提高到2020年的15%,2021年升高到16%,2022年更是到達23.4%。台積電近幾年一直佔據求職網站調查、新鮮人最嚮往的夢幻企業第一名,員工離職率長期落在5%以內,現在離職率已經超過5%、來到6.8%,離職率雖遠低於大多數企業,但也呈現上升的趨勢。再來看看台積電1年內新進員工的離職率,相較2019年的13.4%、2020年的15.7%,2021年來到17.6%,新人離職率除了有逐年向上的趨勢,更是創下5年來新高。2022年全體員工離職率沒有再上升、稍降為6.7%,1年內新進員工的離職率則有明顯的改善,控制在15.0%的目標,這或許和台積電的選才策略改變有關。

企業楷模如台積電之流,新人離職率尚且大幅攀升,更不用說一般企業了。相較於一般企業,台積電有的是大筆預算,自可聘請一票顧問進去公司幫他們診斷、輔導改善,但是,一般企業也許就沒法這麼做了。

新進人員出狀況

我們來看一般企業的場景,新人通過人資篩選機制,自然是符合公司職缺條件。當公司安排導師帶領新人,或者是主管親自下去帶,漸漸地部門主管和老闆會發現,有些新進人員可能在工作上的表現怪怪地。通常新人如果不是表現太差,試用期滿,大多會取得公司正式員工職位,享有正式員工應有的給薪及福利待遇。

造成企業損失

新進人員可能會有哪些異常現象呢?例如說:業務人員搞錯,低報產品價格給客戶,客戶立馬下了大訂單,造成公司損失;產品生產線作業員操作錯誤,造成整批貨瑕疵被客戶退貨;設備維修員把螺絲鎖歪了,機台損壞、無法開機,造成生產線停止運作2天,主管不得不出面,拜託機台商早點修好;倉庫工人貼錯標籤,原本要交運到南美洲的貨,最後被歐洲的客戶收到,工廠必須重新急單生產,快遞運送到南美洲客戶手上。

企業普遍現象,新人訓練不足

新進人員為什麼會犯下錯誤?如果是不懂,因為公司沒有足夠時間讓新人接受完整的訓練就正式上線,主管要指派有經驗的同仁帶著新人做。如果新人太多、比例高,可能主管也要自己下來帶新人,多加主動關懷。新人沒有足夠訓練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共通現象,即使台積電新進設備工程師也說到,6個月要獨立作業,確實會壓力爆表。

抽絲剝繭找問題

如果已經安排人帶,新人還是學不會,甚至遇到瓶頸也不知道要問,求助資深同仁及主管,這種現象也是會有的,主管有必要多花點時間,抽絲剝繭了解問題出在哪,背後的原因為何。新進業務可以從客戶端、一同進公司的同梯人員、資深同仁、其他單位有業務聯繫的同仁或主管等處去找答案。

世代演進,不能用單一標準看問題

常有主管抱怨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不好用,素質可能還不如以前技職體系教育出來的專科或高職畢業生。這話見仁見智,以事情處理的結果論來看,可能有許多人會認同。但當你進一步思考,現在職場確實不好混,從早期的人工作業,逐漸演進到電腦化,現在一切又走向數位化、智能化。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企業內部的流程也一再進化、趨於複雜,誇大一點講,我們不可能用農業時代、工業革命時代的思維,來處理現在企業內部的事務,這不同世代演化的進程也該列入考量。再者,連台積電都放棄非頂大畢業生不取的做法,積極到私立科大搶人才,企業選才不能再劃地自限。

聽其言,觀其行,不以貌取人

有的新人外表看似聰明伶俐,做起事來態度卻總是漫不經心,因此也比較容易犯錯,犯了過錯,偶爾也能靠著自己的小聰明化解險境。有的新人眼高手低,雖然自視甚高,但事情做出來的成果卻不是那麼一回事,跟他形容的差距也太大了,很容易被看破手腳。

找出問題發生的可能原因

沒有其他選項嗎?在做決定前,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思考:

  1. 如果新進人員不知道怎麼做,包括看了相關作業準則後還是不懂,指派專人教導,同樣的操作教了兩三次後還是卡卡的,無法獨立作業。
  2. 做事態度輕忽、漫不經心,經過三番兩次告誡後仍然沒有改善。
  3. 自視甚高,但做起事來眼高手低,幾番溝通後仍然堅持己見。

不利團隊運作,當斷則斷

第2、3種情況比較明確,如果新人表現對公司團隊運作造成危害,且評估沒有改善的可能性,公司可能得採取斷然決定。對新人來說,與其待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倒不如趕快去找懂自己的伯樂,好有發揮的空間。

有必要草木皆兵?

我們常看到公司一開始對新進人員有點放牛吃草,反正有在做事,也不要求貢獻多大的產值。漸漸地態度有了轉變,對這新人改採取緊迫盯人,一副要讓他知難而退的態勢,這種情境常發生在上述第1種情況,搞得草木皆兵。

辭不辭退,思考第3選項

有沒有其他選項呢?這邊提供兩種做法供參考。既然無法適才適所,想想看公司內部有沒有更適合這新人、能夠發揮所長的職位,在徵得本人及新單位主管同意後,請人資部門協助人事調動作業。另外一個選項,如果新人不願意調動,在溝通後,可以考慮讓他擔任較原職位低階的工作,例如原來應徵的是業務人員,可以讓他擔任助理,或者是儲備業務,待表現獲得認可,再予以提升。這樣安排可以不用對外公告,讓新人有台階下,也可緩解團隊人力所需。

VUCA時代,多元、彈性用才

以上提供可能情境供參考,企業碰到的新人狀況不會只有3種,或者有可能是混合型態。處理方式也不會只有辭不辭退,應該有不同面向的思考。在給予新職務安排後,有的新人表現稱職,也有人自知能力不足,知難而退。在變化快速的VUCA時代,年輕的Z世代投入職場,企業選才、用才要更多元、更有彈性,在多數企業都缺人的狀況下,比別人優先補足人力需求,能夠多一分產值。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充電站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