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前準備-產品分類

COVID-19疫情過後各類型經濟活動逐漸恢復,零售業實體店面銷售慢慢回溫,B2B面對面的拜訪、銷售活動也增加了。國際展覽會是B2B行銷的重要場域之一,參加國際性會展更是很早就要籌畫,從報名到出國展覽及至展後作業,中間要忙的事可多著。不談報名程序、怎麼爭取好的展場攤位等,藉著參展前的產品準備、分類,水哥這篇文章要談公司產品分類,產品分類除了依循終端產品應用領域、終端產品消費者等,可以有怎麼不同的分類法,怎樣才是對目標客戶比較有吸引力的分類法,又怎麼避開不好的作法。

企業創立初期,產品不多,甚至有的企業主當初抓著一個產品就出來創業,產品可能叫1號產品大家就曉得了。隨著經營的時間久了,因應市場的不同需求,開發的產品越來越多樣,不再是1號產品走天下,漸漸地企業要思考產品的命名、編號,怎麼樣才能讓內部人員一聽就能抓到產品的內容重點。除了產品編號、命名外,更重要的是要分類,試想如果研發部門把新開發出來的產品往桌上一丟,別說雜亂無章的各項產品要業務、生產部門自己去摸索,即便研發人員把產品陳列整齊,其他非研發部門人員要搞清楚每個新產品的材質、功能,能夠應用在哪些領域,其實都很不容易,更不用說要把產品行銷到全球各地不同領域的客戶了。

產品行銷可能在下列情境需要用到產品分類:企業官方網站行銷、產品廣告、參加國際性展覽、拜訪客戶以及客戶來訪等場景,要怎麼進行產品分類,才能讓企業內部一眼就明瞭,客戶看了也很清楚這類產品是不是他想要的呢?

我們來看國際性品牌蘋果電腦,Apple把產品分為筆電、手機、平板、手錶、耳機、電視家用產品、娛樂、其他周邊產品等分類。再來看運動品牌Nike、adidas,他們有著相似的分類,把產品分成男裝、女裝、童裝、鞋子、其他配件等,也許再加個運動類,在大分類下又有小分類。如果你們公司銷售的是終端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以上的分類是很好的參考。

台灣許多企業是幫國際品牌代工的OEM、ODM廠,做的是B2B生意,面對的是企業客戶,有很多其他的分類法可以參考。舉例來說,許多台灣人稱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我們注意到他們的領導人在法說會介紹產品分類有智慧型手機、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消費性電子及其他。台積電做的是晶圓代工,生產的不是終端產品,台積電的分類主要還是依終端產品的應用做分類,但其中有一個分類叫「高效能運算」,這是從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到現任執行長魏哲家常掛在嘴邊的,宣示著台積電把企業大部分的資源投注在這類產品的發展上,很難讓人不注意到,更重要的是讓客戶和企業內部知道公司的發展重點在高效能運算產品。

高效能運算也許不是台積電獨創、是產業人士共通語言,高效能運算不像其他依照應用領域分類,反而是強調效能,產品能夠高速處理運算、執行指令,可以應用的範圍廣泛,例如:科學研究、媒體娛樂、人工智慧、醫療保健、金融服務、石油及天然氣的探勘開採等,產品的未來發展性極大。

傳統的產品分類法沒什麼不好,能夠照顧到許多穩定需求的客戶,但在替自家產品分類時,除了傳統的分類法外,可以有一個分類像高效能運算這種一聽就明瞭的產品類別,總比新產品、受歡迎產品之類的名稱明確,而且更能打動目標客戶。有了這一分類後,公司的領導階層只要面對客戶或公開場合只要帶到這產品類別,都會是很成功的行銷,企業高層反倒不必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一樣,屢屢披掛上陣、鉅細靡遺地介紹自家新產品。企業內部團隊要做的是不斷地研發新產品、每季汰換、補充這一大類別內容,讓目標客戶要開發新一季產品就想到你;看到你,每次都能找得到吸引人的新產品。

場景拉回國際會展,各攤位展出的多是企業最新、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經過各公司商品企劃絞盡腦汁命名、用心包裝,遵循傳統產品分類的有之,令人額手稱慶的有之,有些投機取巧的就不足取了,打個比方,台灣各地方政府都喜歡辦放煙火活動,短暫的煙火自是絢爛美麗,可放完就沒了,企業帶出去展覽的產品分類如果空泛、華而不實,可能連煙火都不如,煙火畢竟帶給觀眾歡樂,但來看展的潛在客戶找不到他想要的東西可就會離你越遠了。

有些人會投機取巧、想搭別人的順風車,仿效知名企業產品名稱,或者是侵犯他人專利,這些都不是正規作法,鋌而走險的結果可能要付出法律代價,三星電子就因為專利侵權問題,被美國法院判賠近4,000億韓元(等同三星2023年Q1獲利的2/3)。

好的產品背後有實測的數據支撐才會有底氣,吸引人的產品分類經過商品企劃做適切地包裝,要把自家產品推出市場前,先盤點一下,做好產品分類再出發吧。要想知道展前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可以點選文章用查檢表幫你找對的客戶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充電站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