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行銷-MATRIX分析

藉由SWOT架構分析,找出可能的市場機會,以及竭力要避開的威脅。這篇文章要介紹另一個簡單好用的工具-矩陣分析(Matrix Analysis),正確使用這工具,篩選出產品的市場區隔後,水哥以實際案例帶你更進一步分析,做好內容行銷的準備工作,讓你離目標更近一些。

在文章內容行銷-SWOT分析中,我們對生技公司產品進行SWOT分析,SWOT分析列表中,水哥把幾個帶有敏感性的重點遮蔽了,機會當中的第5點,與生計公司產品相同運作機轉的西藥區塊,市場年營業額非常高,恰恰可以展現產品優勢的第4、5點。如果我們拿來做矩陣分析,得出國際藥廠投入巨資,用於藥物研發及不同階段的臨床實驗,以取得藥物許可證,且當中許多藥物病患服用後有嚴重副作用。生技公司產品成本較低,可降低oo疾病風險,產品採用天然食用植物製成,經臨床實驗無副作用。

矩陣分析(Matrix Analysis)

採用上述分析結果,生技公司產品看似展現大好前景,事實上卻是錯誤的。怎麼會這樣呢?團隊明明花費很多時間腦力激盪,也確實進一步討論作收斂聚焦,關鍵在於沒有把S、W、O、T欄位條列各點納入綜合思考。

劣勢分析的第1點,明白指出產品未取得藥物許可證,甚至也沒取得保健食品許可,只能以健康食品行銷、販售,這是0與1的差別,產品沒取得藥證,藥品市場這塊大餅根本連邊都沾不上,拿來做矩陣分析是毫無意義的。如果心存僥倖,想主打產品療效做行銷,涉及違反藥事法,會面臨主管機關高額的罰款,恐怕得不償失。有關企業內部的風險管控,可以參考文章看防疫學管理-系統性思考

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不是生技公司產品的市場,我們重新來檢視,看還有哪些機會。列表中機會的第2、3點,根據衛福部委託調查報告指出,1/3國人有口臭的困擾,市售產品只有短期抑制異味的效果,SWOT分析表中優勢的第7點,產品提供的長效性,正符合潛在客群的需求,解決他們的痛點。

以市售產品為假想競爭對手,我們做個比較。目前市售宣稱可以消除口中異味的產品琳瑯滿目,主要有口服錠、膠囊,有液體噴劑,有咀嚼的口香糖,共通點是未取得藥物許可證,因此,生技公司產品自然能加入競爭。接著我們進行矩陣分析,矩陣縱軸依然是成本高、低,橫軸則改為效期長、短。比較市售主要競爭產品,可以得出各家競品成本較生技公司產品低,但效用都較短,無一例外。生技公司產品落在第1象限,成本高、效用長。

逐一檢視外在機會、威脅,與內部優勢、劣勢匹配後,透過矩陣分析比較,聚焦想要發展的目標市場,水哥在後續文章內容行銷-Persona人物誌,將會介紹如何將目標客群具象化,有利於內容行銷的推動。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返回頂端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充電站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