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業務入門

B2B業務入門心法

B2B行銷是個大議題。水哥這篇文章用情境式敘述,手把手帶領新手業務入門,了解新手業務痛點,如何讓自己很快地進入狀況。哪些重點是絕對不能漏掉的,哪些眉角可能是急不來的,需要經驗累積、自己慢慢咀嚼。文章後半段談的是新手業務求生法則,看完這篇文章後,新手業務能夠學會基本招式,奠定成功業務的根基。

B2B業務入門心法

新手業務報到

常見的情景是菜鳥業務新來乍到,對於公司組織還不熟悉,公司賣什麼產品、有哪些功能不是很清楚。至於客戶是什麼來歷,更是霧颯颯,也許名氣大些的公司聽過,但對於客戶內部的運作,可能要往來一段時間後才能摸清;如果是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十有八九不知道這客戶。

客戶來詢價,僅僅憑著初生之犢的勇氣,還有老鳥三言兩語的交代,糊里糊塗報了價,不知道單子成不成,心懷忐忑地等候客戶的回應;又或者等到客戶下單了,才猛然覺得自己就這麼接到業務生涯第一張訂單,這是新手業務的心情寫照。

不用懷疑,不懂是正常的

任憑老鳥講得再精華,菜鳥業務耳朵聽得很清楚,到了腦袋裡可能如同一串火星文,一時可真無法吸收,可能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笨了,腦袋聰明不聰明、好不好使?長這麼大了,自己應該有點自信。

了解產品及組織運作是關鍵

關鍵在於老鳥對自家公司產品、組織運作都駕輕就熟,能夠用三言兩語把重點帶到。新手業務哪了解那麼多,除非你聰明絕頂,過目不忘,又有很強的邏輯分析能力,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理清頭緒,這大概在武俠小說裡才看得到,又或者運用人工智慧能夠協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排除以上兩種情況。也許有的公司運用線上教學,新進人員可以透過公司預先錄製的影片來學習之類,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分享。

勤作筆記,事後回顧整理

新手業務入門第一堂課是勤作筆記,也許有人會懷疑,現在網路這麼方便,什麼東西Google查一下,立馬跑出成千上萬筆資料,為什麼還要用那麼老摳摳的方法?畢竟我們的記憶也是會有保鮮期,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地流失,難保等到你有空要查的時候,已經忘掉一大半,不管你是金頭腦還是金魚腦,勤作筆記準沒錯。

再者,新進入一家公司,你會聽到許多專有名詞,即便你是科班出身,有些公司特有的名詞或者部門單位、人名之類的,一時無法明白,只能先記下來了。至於事後是用電腦或手寫整理筆記,全在個人使用習慣。

拿到門票不代表你適合做業務

有些新手業務通過筆試、面試,正式進入公司任職,卻可能一直無法進入狀況,甚至最後不得不離開。這其中個人能力是其一,自己不努力也是另外一個關鍵,業務是一個組織裏面比較需要主動積極的職位,不可能要人家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的教,而自己卻還是像無頭蒼蠅,只有把人家教的先記起來,回去自己理出脈絡,業務這條路才能走得下去。

業務不是辦事員,主動積極解決問題

業務不是辦事員,有些人以為我只要依照公司規定的報價、下單、出貨、收款等程序做就好了,這當中出了問題都是其他部門的事,怎麼會要業務來處理?前面這段敘述算是自問自答,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會順利推動,老闆請一兩個助理來就好,為什麼要請一堆業務呢?沒錯,這當中所有出現問題、無法解決的,都需要業務去打通關,這可能是許多業務難以克服的障礙,有些資深業務也是身陷其中,無法認清。其實,成功的業務所做的遠超過上面提到的,新手業務需要時間慢慢去體會。

搞清利害關係人

業務是雙面人,正確來說應該是雙邊的代理人,業務對外代表公司,推廣、銷售產品給客戶;對內代表客戶,把客戶的需求傳達給公司。因為這樣的特性,業務要接觸的利害關係人很多。客戶端的人能夠接觸到的,一定要換到名片,了解這人的職稱、在雙方買賣當中是否有決定權。另外,有些平常業務往來不會接觸,但這關鍵人物可能跟你的主管或老闆很熟,這些人更要特別注意。

業務推動靠人脈

業務對內要接觸的,不僅止於跟報價、下訂單、進度跟催、出貨、收款有關的單位,這些作業流程的經辦人員與主管,身為業務人員都要熟,才能幫助你推動內部流程。另外,其他會自己來找你的也不能輕忽,他們可能是進行稽核或者高管的幕僚人員,不要輕易去招惹這些人,謹守姿態放低、身段柔軟。

新手業務求生法則

在進入一家公司後,新人需要很快地認識並且適應工作環境。身為新手業務,期待經過公司新進人員教育訓練後,能夠具備基本的業務能力,替公司爭取訂單、業績達標,一步步邁向成功業務之路。但一切真的那麼理想嗎?顧問業常說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我們定義為問題,是的,進入公司後才是你問題的開始。水哥這篇文章後半段要來談新進業務要如何接受訓練,在最短時間內適應組織運作,能在公司存活下來。

人才難尋,留才不易

許多中小企業老闆及公司主管常有感嘆人才難尋,刊登徵才廣告許久不見有人應徵,好不容易有人投履歷、把人找進來,可能又因為種種原因沒辦法留住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新進員工就離職了,老闆還可能念念叨叨地數落團隊及部門主管,你要人我給你找進來了,為什麼不好好帶、沒把人顧好。

認同雇主品牌,適才適所

假設新人在投履歷表前已經研究過要應徵的公司、了解公司的產品及公司形象。公司透過人力銀行平台刊登職缺說明書,經過履歷篩選、筆試及面試等流程,理應挑選出適合的人才。求職者收到錄取通知,也必然經過一番思考、比較,認同雇主品牌才會到職上班。

人資體系因企業而異

大企業比較有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他們的選、訓、育、用、留作法。中小企業一般經由老闆或部門主管物色、挖掘人才,也是有他們的人事制度。兩者作法不同,各有優缺點。完整的新進人員訓練從企業願景、使命、發展史等介紹,人事、福利、獎酬制度的確認,到企業體系、組織運作、產品及服務的認識,完整的新人入職訓練可長達數月。

企業具規模,指派導師助新業務學習

再來,是新人所屬各部門的訓練。新進業務人員訓練作法因企業而異,一般採師徒制,比較有規模的企業還能指派2位導師指導1位新人。新人受到較多的關愛,應該是比較幸福的,如果造成反效果,給新人太大的壓力,那就要檢討是制度設計、導師指派不適任還是新人本身的問題,新業務發現問題應該要適度提問、溝通,畢竟溝通也是業務要學習的主要技能。

中小企業老闆領軍帶業務

中小企業因為受限規模,有可能業務是由老闆親自領軍,也就是由老闆親自帶新進業務學習。如果你是進到這類公司,先恭喜你了,得到老闆親傳,功力應該可以在短時間突飛猛進。好處是老闆看事情的角度跟員工不一樣,一般來說會看得高、看得更遠,新進業務學習起來,以後分析事情涵蓋更廣、更全面。當然,有好處就一定會有壞處,你也許可以舉出千百種壞處。除非,這壞處對你個人影響深遠,否則,建議新人還是往好處想。

當心放牛吃草的企業

有一種是放牛吃草型,新進業務領進來就任由他自己閱讀資料,該做什麼也不給明確的指引,美其名是觀察他適不適合做業務,說穿了,進到這公司有很大機會是踩雷了。公司已經透過選才制度錄取了,適不適合早經由主管認定,這理由說不通,況且還有試用期作為緩衝。反倒這類公司有的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老公司,公司賺不賺錢倒不一定,也許後面還有母公司撐著,每個人只想做好自己認定的事。也有可能是新公司發展太快,組織迅速膨脹,制度不完整,如果人才跟管理系統一直沒跟上組織發展,公司可能也走不長久。

趕鴨子上陣,新業務快速學習

前面提到新人入職訓練可能長達數月,這在早年台灣還有人口紅利時期比較可能做到,現在許多企業長期缺人,多是採取打帶跑,邊做邊學習,短則幾天到幾個星期就上陣,除非你應徵的是儲備業務之類的職缺,會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你學習。有些公司也許會透過線上課程,讓新進業務人員在短時間學習知識技能,同樣也能達到快速上線作業。

抓緊時間,尋求解答

多數公司人員編制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組織成長,不然,要等到有人提辭呈才會補新人。請注意到,帶你的師父如果剛好是要交接業務給你的人,而他在短時間內就要離職,可真得好好燒腦一下,趕快列出問題,抓緊時間問到答案,不然等他離職後一切訊息都已讀不回,有些事情可真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這篇文章簡單介紹B2B業務入門及新手業務求生法則,或許會因為各公司規模差異,場景不一定相同,但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你是新手業務,希望能幫你早日進入狀況;如果你是業界老鳥,也許當中有你疏忽掉的,可以幫你提個醒。

看完本文,如果你有寶貴意見,歡迎你留言與我交流。對於新人相關問題,歡迎參考水哥以下文章,台積電也頭痛,新人不適任怎麼辦?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返回頂端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充電站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