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碳盤查入門:從數據蒐集到計算,輕鬆掌握減碳第一步
公司想要做碳盤查,不知道如何著手嗎?企業進行碳盤查經常會面對到許多問題,有政策面,有執行面的問題。政策面:公司高層支不支持,是自願性盤查,還是法規要求。執行面:公司內部只有少數人員了解到要做什麼,還是組織全員動起來,確實地認識到自己所負責的碳排數據、採取相應的行動。大型企業不論是為了法遵,為了符合客戶供應鏈管理的要求,或者是企業自主盤查,在政策面多數傾向支持碳排查;因為公司政策已經確立,組織在進行盤查時,員工對碳盤查有一定的理解,執行起來,即便遭遇問題,也容易解決。
中小企業推動淨零碳排意願
目前全球將近150個國家設立淨零目標,順應國際趨勢,台灣政府已經訂定2050淨零目標,許多企業也都動起來,進行淨零碳排相關的規劃,或者已經採取行動。然而,經濟部中小企業署2024年2月公布的調查報告,中小企業當中的64.3%,目前沒有、將來也不打算推動淨零碳排。也就是說每3家中小企業當中,只有1家目前或將來打算推動淨零碳排,另外2家完全沒有意願推動淨零,以國內167萬家中小企業換算下來,相當於107萬家中小企業無意願推動淨零碳排。
減碳是回應利害關係人要求的解方
我們先不細究為什麼現階段這麼多中小企業無意推動淨零碳排,淨零碳排是終極目標,2050年對中小企業來說,也許過於遙遠,但是,為了顧巴肚、求生存,中小企業必須回應下游客戶的要求,進行減碳,碳盤查是減碳的第一步。那麼,要如何進行碳盤查呢?在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文章中,水哥已經介紹過碳盤查的架構,熟記盤查步驟:邊、源、算、報、查的口訣,確定盤查邊界後,接下來鑑別溫室氣體排放源,尤其蒐集活動數據是成敗的關鍵。
計算碳排量從蒐集活動數據開始
蒐集數據是件繁瑣的事,公司裡多數人也許都極力避開這苦力活,但如果最終這工作落到你身上,或者是你很想學習,我們來看要蒐集那些資料。首先,要鑑別出有那些排放源,再就是了解碳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直接監測法、質量平衡法及排放係數法。最常用到的方法是排放係數法:
溫度氣體排放量=∑活動數據×GHG排放係數×GWP值
活動數據是指用量,不是蒐集費用金額
不論是環境部管控的550家碳排大戶,或者是金管會要求揭露的上市櫃公司,目前盤查的範疇都只有範疇一(類別1)及範疇二(類別2)。以上圖範疇一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公務車為例,要蒐集的活動數據是在盤查期間、公務車的汽油(或柴油)使用量,假如盤查期間為113年,那活動數據就是1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務車的加油量,有些第一次進行盤查的企業,對碳盤查並不熟悉,會統計加油金額,但準確來說,要蒐集的活動數據應該是加油量。另外,有些企業使用員工汽、機車或租賃車作為公務用,加油時打公司統一編號,由公司支付油料費用,這些燃油耗用量也要計入企業的碳排放活動數據內。
計算範例:範疇一移動燃燒排放
排放係數法計算碳排放量,還需要知道排放係數,依上圖:油料燃燒會排放的溫室氣體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及氧化亞氮(N2O),我們可以從環境部「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版」,找出排放係數以及GWP值。假設汽油使用7,185.3公升,換算為7.1853公秉:
範疇二:輸入電力
範疇二當中,幾乎各個企業會用到的外購電力就是台電電力,可以從電費單蒐集到113年使用的電力度數。要注意到台電的113年OO月電費單,有些用戶並非從當期或當月的1日起算至最後一日,所以要注意到電費單左下角的計費期間,蒐集到各期的用電度數必須完整涵蓋11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意即有可能要多蒐集跨年度電費單。例如112年的最後一期,以及114年的第一期電費單。如果有員工宿舍,電費也是開公司統編、由公司支付,必須納入統計。統計11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的各期用電量,乘以當年度台電電力係數,即可得知用電碳排放量。
範疇三盤查最具挑戰性
所有企業進行碳盤查,不可避免地,都要盤查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如果要進一步盤查到範疇三,除了企業本身要投入更多人力、資源外,還涉及價值鏈中的上、下游企業,各分類請請參閱文章組織溫室氣體盤查。以類別三的運輸為例,如果要計算A員工上、下班通勤的碳排放量,要先取得員工從住家到公司距離、交通工具及上班天數等數據,查出交通工具排放係數,再計算出排放量。公司如果有100人,就要分別盤查這100人通勤距離、使用交通工具及全年上班日數。其他原物料、產品等運輸則是蒐集重量、載運的交通工具、運輸距離等做計算,運輸工具可能涉及國際貿易常用的飛機空運、海運貨輪、陸運火車、貨車等;貨物裝載又涉及是否使用貨櫃運送等,需要蒐集的活動數據及排放係數相當繁雜。
最具挑戰的是類別四、類別五等排放,以類別四公司使用別人產品的排放,要請供應商提供產品排放係數常會遭遇困難,供應商可能未對其產品進行盤查,無法提供排放係數,如果又找不到他廠係數或國際資料庫係數可以使用,要取得係數只能對供應商產品進行實際盤查,但誰要為第三方查證費用買單,將會考驗企業跟供應商關係。
掌握碳排放量,踏出減碳的第一步
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的背景下,企業進行碳盤查已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大型企業在公司政策支持和內部理解上相對成熟,但中小企業面臨資源不足以及缺乏專業知識的挑戰。碳盤查是中小企業進行減碳的第一步,也是回應下游客戶與國際趨勢的關鍵,顯示出碳盤查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為了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中小企業必須了解組織溫室氣體排放源、積極蒐集活動數據,雖然數據蒐集過程繁瑣,但透過系統化的流程與正確的計算方法,中小企業仍可掌握自身的碳排放狀況。
借力使力,中小企業可運用的資源
在執行碳盤查時如果遭遇問題,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尋求專業顧問協助,或運用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源,以更有效率地完成碳盤查。只有深入了解企業自身的碳排放熱點,才能制定更精準的減碳策略,實現永續經營的目標。碳盤查不僅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步,更是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