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解析:國際貿易與邊境稅的深度探討

關稅的基本概念與邊境稅機制

川普總統拓展了我對關稅的視野,美國民眾在自己國家消費時,竟然要支付關稅附加費!關稅是一種邊境稅,商品在進口報關時已經繳交關稅,進口商通常會將所繳交的關稅與其他稅、費加上商品採購成本,一起計算到進口成本、納入成本計算考量,包含在商品定價內;當消費者在國內購買進口商品,商品售價通常已經把關稅包含在內。關稅怎麼會變成跟消費稅一樣?美國民眾在購買商品時,還要在標定的售價外、額外支付關稅附加費,水哥這篇文章帶大家以國際貿易的觀點來看關稅。

國際商品分類系統:HS code與美國HTSUS code解析

首先介紹進口關稅的運作實務,國際貿易中當商品自國外進口,進口廠商需要報關,進口國家的海關依據進口商申報進口商品資料來課徵關稅。問題來了,這商品要課徵多少關稅?首先要看商品的分類,國際上有一套通行全球、由世界關務組織(WCO)制定的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編碼系統(Harmonized System code;簡稱HS code),每一個商品都可以找到對應的6位數HS code。

而各國在既有的6位碼基礎上再做延伸,例如:台灣關務署在後面加上2碼變8碼成為關稅稅則號列,國際貿易署再加上2碼成為10碼,就是我們慣用的CCC code。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CBP)使用美國協調關稅表(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 of the United States;簡稱HTSUS),也是由全球通用的6位HS code再往後加;申報進口商品時,找到適合的HTSUS code填入。

美國關稅體系:自由貿易協定與非優惠國稅率

當你查詢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網頁上的HTSUS列表,找到你進口商品的HTSUS code,會發現有不同欄位的稅率,這時要看出口國和美國是否有簽定租稅優惠協定,如果有簽自由貿易協定,例如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 – Mexico – Canada Agreement;簡稱USMCA),商品來自互簽租稅協定國家,則優先適用該欄特別稅率。再來是一般稅率國家,最後則是第2欄的不友好國家,稅率常會比第1欄的一般稅率高上好幾倍。以上介紹的屬於國外商品進口到美國的基礎關稅。至於美國海關怎麼判別進口商品是哪個國家製造的呢?請參考水哥文章:原產地證明書

關稅是一種邊境稅

從上面簡單的介紹,可以理解到關稅實務上是一種邊境稅。順帶一提,歐盟的碳稅 –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也是一種邊境稅。為什麼川普會顛覆我們傳統上對關稅的認知呢?因為關稅是依靠繁複的系統架構在運作,租稅優惠除了雙邊協定外,常見的還有區域型的自由貿易協定,例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都是歷經多年的談判、簽署,然後訂定一段時間後再正式實施。以美墨加協定(USMCA)來說,它的前身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於1992年8月12日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川普政府的關稅新政與附加費形成原因

川普總統於第二任期上任不到三個月,陸續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提高關稅,最後甚至對世界各國全面加徵對等關稅。先不論他背後盤算為何,光是看美國貿易代表在國會聽證會表示,不知道川普剛宣布延後90天徵收對等關稅的最新決定,就知道決策倉促。在倉促行政以及政策多變的情況下,行政部門都無法事先知道政策走向,美國進口廠商更不可能用一個定價來涵蓋多變的關稅稅率,在不得不反映關稅成本的情況下,只能以附加費來收取額外增加的成本,保持價格調整的彈性。

複雜的關稅結構:基礎稅、保護關稅、懲罰關稅與對等關稅

實務上,以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最高,計算也最為繁複,包括基礎稅率(Base rate)、2025年前的保護關稅(Pre-2025 protectionist tariffs)、鋼鐵、鋁與汽車關稅(Steel, aluminum and auto)和芬太尼與對等關稅(”Fentanyl” and “reciprocal” tariffs),以注射器和針頭為例:0%基礎稅率+100%的2025年前保護關稅+20%芬太尼關稅+125%對等關稅,總關稅高達245%,更多範例請參考媒體引述紐約時報的報導。當然,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美、中貿易戰波及全球,國際貿易遭遇嚴峻挑戰。

強化企業韌性,分散風險

傳統的關稅訂定程序經由談判、簽署到正式實施,每一個階段都耗費數個月到數年,川普的關稅行政命令來得快又急,而且常是朝令夕改,猝不及防。台灣產業高度依賴國際貿易,藉這次川普新關稅政策,企業要更進一步思考,重新檢視公司策略,從中國加1、台灣加1,到布局全球生產,強化供應鏈與生產基地的韌性。

對於市場過度集中的企業,現在是檢討行銷策略、分散風險的最佳時機;相較於擬定新全球生產布局,採取分散市場的行銷策略更能立竿見影。文末附贈一個彩蛋,在最新版國貿條規11個貿易條件當中,你有注意到企業報價時要特別注意哪一個貿易條件嗎?可以參考文章DDP貿易條件,或運用貿易條件查詢工具

文後補充:WTO

世界貿易組織(WTO)是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規範制定者,其基本原則包含:

最惠國待遇(MFN):對一國給予的優惠,需適用於所有成員國。

國民待遇(NT):進口產品在進入市場後,待遇不得差於本國產品。

川普完全跳脫WTO架構行事,在政治上,這種think outside the box的策略很不尋常。中國已經向WTO控告美國不合理的關稅政策,但從先前中國向WTO提告經驗,美國並未理會WTO的判決,爭端恐無法解決。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返回頂端

探索更多來自 水哥行銷|永續顧問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